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选登

我市应加强与上海规划对接

发布时间:2017-03-10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我市应加强与上海规划对接

                              

从上海的城市定位、城市规划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看,未来上海城市的发展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

一是发展重心东移。上海建设国际经济、贸易、航运、金融中心的定位,客观上要求城市继续向沿海发展;就上海本身的特点而言,东部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空间。目前浦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迎来新的高峰,新的港口也在规划之中。未来,上海有可能借鉴北京建设城市副中心的做法,采用行政措施全面推动城市东进。

二是虹吸效应增强。尽管纾解超大城市功能,控制超大城市规模是既定政策取向,但中心城市的吸引力无可比拟,还是会越来越强,控制规模通常适得其反。随着上海城市内部规划建设水平的提升,对于人才、项目、资金的虹吸效应将进一步增强,疏解上海非国际中心城市职能的工作将会被提上议事日程。

三是环保要求提高。本地区高强度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环境欠账还远未还清,固体废物处理已经成为一大难题,此外大气环境、水环境不容乐观,光污染、核污染等新型环境风险快速聚集。新的挑战同时也孕育着新的产业发展机遇和新的生产力布局调整需求。

针对上海未来发展的这些特征,结合无锡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接和谋划,进一步增强我市在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中的地位:

一是加密城际铁路,谋划建设无锡至沪通铁路太仓南站联络线。当前,锡沪间已有的三条铁路已经接近饱和,且沪通铁路是太湖北岸地区未来进入浦东、对接港口、机场资源的“直线”通道。此线路既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区域内通勤需求,又可以进一步向西延伸,构筑武汉至上海的最便捷通道,符合国家关于沿江铁路建设规划的要求。

二是延伸优势产业链条,主动承接上海非中心城市功能疏解。延伸传统优势产业链条可以对冲部分中心城市虹吸效应,防止“起个大早、赶了晚集”。同时,上海的普通高等教育、基础应用研发、金融后台支持、物流集散网络等功能将会向外转移或分布,承接这项功能,我市有比较好的硬件基础和人才储备。

三是理顺太湖沿岸管理体系,加强环境保护执行力建设。太湖是本区域主要的水生态系统,由于历史原因,太湖沿岸管理分散割裂,其中归属常州市管辖的部分岸线短,面积小,既增加了环保管理和协调成本,也不利于沿岸的统一规划建设。建议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进一步理顺太湖沿岸管理体系,以期强化环境保护执行能力建设和责任落实,共同助力上海大都市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