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务新闻

中共无锡市委召开专题民主协商会 民建无锡市委会建议得到采纳

发布时间:2025-01-09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1月8日,中共无锡市委召开专题民主协商会,就“传承守护江南文脉,着力打造文化强市”,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建议。中共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主持并讲话。市领导项雪龙、李秋峰、马良、秦咏薪出席会议。

       会上,无锡市政协副主席、民建无锡市委会主委毛加弘就微短剧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数字经济的一部分,“短剧经济”正悄然成为人们喜闻乐见、扩大城市宣传、撬动文旅经济增长新引擎的重要抓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短剧经济”这个新赛道的发展,积极构建高效、规范的发展生态,短剧产业发展迅速、发展态势良好。

       对此,毛加弘在发言中建议打造文化特色微短剧,撬动文旅经济新引擎。

       一是打好“政策牌”,积极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产业资源集聚。加强与微短剧产业领军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微短剧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整合多方资源,盘活无锡现有的影视资源,创新构建微短剧新场景;尝试与流量平台建立合作机制,为微短剧的制作和推广搭建全产业链服务平台。

       二是念好“内容经”,借助AI等技术要素,创作更贴合我市的作品。探索将 AI 创作与编剧的个性化创排结合,融入无锡的地域特色,充分展现无锡的美食、美景、非遗等元素。促进微短剧与文旅深度融合,强化剧情与地域的连接度。

       三是扩大“影响面”,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扩大城市宣传效果。发挥微短剧的社交属性优势,发起话题挑战、投票活动等,提高微短剧的曝光度。积极参加各类影视节展、文化活动,拓宽传播渠道。推出主题文旅线路,实现文旅高质量发展。

       四是融合“多产业”,发挥微短剧IP经济效应,擦亮新时代“工商名城”名片。通过打造具有锡城特色的城市IP,助力文旅流量提升;为地方特产“带货”,让观众愿意“为一部剧赴一座城”。充分借助微短剧做好营商环境宣传,擦亮新时代 “工商名城” 名片。

       杜小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尤其是每次到江苏考察都有对文化发展的惦念,每次为江苏发展把脉定向都有对文化建设的明确要求。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对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作出全面部署。

       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积极探索人文经济学的无锡实践样本。

       一要做好“润城”和“化人”文章。依托专业化企业、支撑性项目、企业家队伍,推动文化嵌入生活场景、吸引青年人群,在传承利用中守住文化之根,在价值引领中彰显文化之力,在城市更新中植入文化之新。

       二要做好“创作”和“生产”文章。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完善激励创作的好机制,建设活力迸发的好团队,营造人才辈出的好生态,持续打磨一批展现江南文脉魅力的优质文化产品。

       三要做好“融合”和“赋能”文章。深入拓展徐霞客文化、东坡文化、陶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发展体育赛事经济、演唱会经济、春晚经济等文旅新业态,培育数字文化新业态,更高水平提升城市文化实力。

       四要做好“交流”和“传播”文章。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发力,主动与国际水准对标、与国际语境融合、与国际路径接轨,着力建设“图文博美”等文化地标,打造“世界音乐之都”品牌。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要进一步增进合作共识、发挥专业优势、提升能力水平,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状态,为文化强市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共无锡市委将一如既往为大家参政议政、履行职能创造良好条件,与大家一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画好最大同心圆、汇聚最强正能量。

(锡建轩)